268872开元棋官方网站:【喜报】268872开元棋官方网站初中学生荣获第二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0-09-21 信息来源:
2020年6月中旬,由原初三(7)班官以康、沈阅和初三(8)班张冬俣撰写,崔淑珍老师和王学辉老师指导的发明创造类项目《利用注射器设计装置玩转化学实验》荣获北京市中小学金鹏科技论坛“二等奖”。进入北京市决赛的一共有476只队伍,其中初中组由来自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一零一、北京四中等学校的111支队伍参加此次3个项目的角逐。
[赛程回顾]
工作日志:
1、2019.10.1-10.7 (国庆期间)
学习项目资料内容,完成小组组建,选出组长;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文献,寻找感兴趣的课题,确定研究方向,填写表格;
2、2019.10.8-13
期间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确定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方案,完成综述;依据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对原型实验进行分析再改进,画出预期的改进装置草图,对结果进行预判。
3、2019.10.14-11.10
对感兴趣的生活现象进行实验验证和探究,记录数据;不断对实验进行改进和修正……
上交初步数据,跟辅导老师进行方案沟通,再次修改实验方案,补充数据。
4、2019.11.11-17
研究论文撰写的格式,撰写初版科学论文,完善数据处理……与指导老师反复进行沟通;提交初版论文,由指导老师进行论文的修改;对不完善的地方再次打回由学生进行数据补充。
5、2019.11.20
生物组邀请中科院周教授进行关于金鹏科技论坛相关的问题的讲座。
6、2019.11.23-24(周六日)
利用周六日进行论文的再次修改并上交终版科学论文,定稿。期间进行实验视频的录制,准备答辩PPT和答辩稿件。
7、2019.12.9
收到海淀区复评答辩通知材料,进入下一轮的准备工作,利用周六日准备现场演示实验相关材料并进行现场答辩的彩排工作。
8、2019.12.14
在北京市育英学校(紫金长安校区)参加海淀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现场复评答辩。
9、2019.12.18-26
收到进入市赛通知,准备网上进行市赛的申报工作,进入下一轮的准备工作。
10、2020.5.28-5.31
进入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北京市赛一度延迟开展工作。5.28日收到终评答辩的通知,学生一边备战中考一边利用周六时间准备改进实验做最后的冲刺。由于是第一次采用网上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估,这里面会增加网络不稳定造成的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在电脑的另一端把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也是需要花时间研究的问题。经过几天反复的实验和事先的彩排演练,5.31日三位同学出色的完成了线上论文答辩,给自己科学论文的撰写和研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加海淀区答辩成员合影
与中科院周教授合影
《利用注射器设计装置玩转化学实验》项目组进行实验
《利用注射器设计装置玩转化学实验》项目组参加北京市答辩前彩排
《利用注射器设计装置玩转化学实验》项目组参加海淀区答辩前准备
《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的调查和研究》项目组进行调研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昆虫多样性调查》项目组进行现场调研
《本校初中学生对零食选择调查》项目组进行研究
《初步探究自热食品发热包原理和成分》项目组进行实验
《无画笔篆刻之化学篇》项目组进行实验
《生活中常见衣物污渍的去除研究》项目组进行实验
《气体压强变形记》项目组进行实验
《探究水蒸气液化与温度的关系》项目组进行实验
《戈壁改造之我想》项目组内容
《探究沐浴露对鲫鱼血红蛋白的影响》项目组进行实验
化学组指导教师与学生合影
[论坛简介]
指导思想:金鹏科技论坛活动旨在鼓励和强调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积极参加学科实践活动,在生活及学习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实验、设计制作等科技实践,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参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发明创造类3个方面。评比方式:海淀区初评(660余项)-海淀区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答辩及终评(300余项)-海淀区根据市级竞赛发放名额数量从一等奖作品中根据名次报送参加市级比赛(90余项);进入北京市初评-北京市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答辩及终评(476项)。参赛初评提交资料:研究方案、科学论文、原始资料(研究日志、研究记录、研究过程照片等)授权书、实验视频(光盘)等。终评采取现场答辩或者网上答辩的形式对自己的项目内容进行阐述然后接受评委老师的现场提问。
[学生感受]
本学期我们有幸参加了金鹏科技论坛的项目研究,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科技项目和科学论文。通过项目的形式把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进行科学研究感觉特别神奇;同时我们对科技工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治学的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榜样。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基于课本原型实验的选择,毕竟进入初三我们的化学知识有限,如何在众多的实验中选择适合在家庭中完成的着实困难。如何对仪器进行组装再改进使其起到与课本原型实验一样的功能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查找文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等等。面对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问题,我们没有退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文献的阅读整理并重新梳理了上册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实验,并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再分类。通过对比分析,最终我们确定了几个典型的实验作为项目的研究内容,逐一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之间有默契,有争论,但更多的是一起解决问题时的快乐,大家一起想金点子,一起操作,一起实践,这样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